close
父母,子女,老人,的是,孝道
提問: 怎樣孝敬父母比較好? 問題補充: 医师解答: 孝道:最基本的家庭美德

  今天,我們怎樣孝敬父母?——我省城鄉居民孝道觀念的調查與分析

  關注一:現代人的孝道觀

  不同的時代對孝有不同的理解。孔子門生曾子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在他看來,最基本的孝是在物質上奉養父母,再往上是為父母爭光,不使他們蒙羞,而孝的最高境界是尊敬父母。當然,古代對孝的理解不僅止于此,“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以及二十四孝中的故事都表明古代人對孝的理解是有不同層次的。那么,現代人對孝的理解又是怎樣的呢?

  調查:在對孝的理解的首要選擇中,有七成多的人認為孝就是奉養父母,其次是尊敬父母和使父母快樂所占比例最高。而對順從父母、傳宗接代和厚葬的選擇比例較小。

  點評:養親、敬親、悅親,對孝的這三點基本價值和基本精神的理解,現代和古代是一脈相承的。在我國,贍養父母作為子女的義務被寫進法律,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公民道德建設的深入開展和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的健全,尊老愛老已成為一種風尚。

  關注二:子女與父母關系的是與非

  孝,作為一種道德規范,是處理子女與父母關系的行為準則。要了解子女孝不孝,就要看一看子女與父母的關系狀況如何。為此,調查組設計了幾組問題。

  分家后子女與父母的關系

  問題一:分家后,誰來供養父母?

  調查:回答父母自己養活自己的占48.29%;由子女提供糧錢,父母單獨生活的占26.56%;子女為父母代耕承包田,收獲歸父母養老之用的占10.66%;父母在子女家輪流“吃轉轉”的占7.85%;父母分別由兩個子女包干供養的占6.44%;子女出錢將父母送養老院養老的占0.2%。

  點評:父母自己養活自己的這種情況主要分布在城市,因為在城市大多數老年人退休后有退休金,基本能夠養活自己。在農村,最普遍的供養方式是子女提供錢糧,父母單獨生活。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吃轉轉”和父母分別由子女包干供養這兩種方式,雖然這可以解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問題,但容易使老人產生過路客的感覺,也不利于老年夫婦的感情交流和婚姻幸福。

  問題二:分家后,子女多久看望一次父母?

  調查:回答每天都看望的占38.67%;五天左右看望一次占20.93%;十天左右看望一次占9.30%;一個月左右看望一次的占11.05%;過年過節去看望的占19.38%;不看望的占0.78%。

  點評:老人最怕孤獨,最希望能和子女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但由于受工作、生活環境、人口流動等客觀條件的制約,父母能與子女天天見面的畢竟只是一部分。現代社會為人們溝通提供了很多便捷的方式,那些常在外的游子們,那些忙于工作的年輕人,請你們常回家看看,多打打電話、寫寫信問問父母。

  問題三:分家后,是否因供養問題發生過糾紛?

  調查:回答發生過的占20.31%,沒有發生過的占76.69%。關于發生糾紛的原因,回答沒有按時足額供給父母錢糧引起的占15.53%;因兄弟之間在供養父母問題上有矛盾的占32.30%;因父母在處理財產等問題存在偏心引起的占24.22%;因沒有照料父母或照料得不滿意引起的占16.77%;其他的占11.18%。

  點評:中國家庭傳統上實行諸子均分制,強調子女在對父母的權利和義務上是均等的,如果有子女認為在權利和義務方面存在不均等,就會導致糾紛。這也是為什么兄弟間的糾紛所占比例最高\的原因所在。

  與父母一起生活的子女與父母的關系

  問題一:父母與子女間是否發生過矛盾沖突?

  調查:回答沒有發生過占28.4%,很少發生的占67.12%,經常發生的占4.47%。

  問題二:矛盾沖突主要發生在哪些家庭成員中?

  調查:回答父子之間的占26.63%,母子之間的占18.75%,公媳之間的占9.78%,婆媳之間的占36.14%,祖孫之間的占5.98%,其他的占2.72%。

  點評:我們看到,在共同生活的家庭中,婆媳矛盾高居第一。婆媳關系是最復雜和最不易處理的一種關系,難怪民間有“兒好不如媳婦好”的說法。

  關注三:父母眼里的“孝”

  問題一:子女對自己孝嗎?調查:父母認為子女“很孝敬”的占32.74%,“比較孝敬”的占44.67%,“一般”的占18.78%,“不孝敬”的占0.76%,“很不孝敬”的占1.02%,其他的占2.03%。

  點評:如果把“很孝敬”和“比較孝敬”歸類為孝敬,把“不孝敬”和“很不孝敬”歸類為不孝敬,那么,認為子女孝敬的占到了77.41%,認為子女不孝敬的僅占1.78%。看來,大多數父母對子女在孝這個問題上還是滿意的。

  問題二:子女不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調查:回答“在經濟上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占73.91%,“長期不看望,不照料”的占14.98%,“把父母當傭人,任意役使”的占4.35%,“占用和索要父母錢財”的占0.97%,“對父母訓斥,甚至打罵”的占0.48%,其他的占5.31%。

  點評:我國老年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有相當一部分老人,特別是農村的老人,在失去勞動能力后,要靠子女來供養,如果子女不供養,他們的生活就會陷入困境,所以大多數老年父母把是否受到供養作為衡量子女孝與不孝的最重要的標準。另外,調查還顯示出,訓斥、打罵、役使父母等行為是大家深惡痛絕的不孝行為。

  記者孫琳

  故事

  陳有菊:帶著公婆去改嫁

  丈夫去世,公婆以后的日子誰來照顧?“我,他們的兒媳婦。”一個普通的絲絹廠繅絲工陳有菊這樣回答。那一年,陳有菊33歲。

  1974年,遂寧縣絲絹廠女工陳有菊與本廠工人蔣光純喜結良緣。蔣光純家境貧寒,作為獨子,他們與年邁多病的老父母住在一起。生活雖然清苦,但陳有菊對兩位老人孝順有加,不僅主動承擔一切家務,還把家里所有的余錢用來給二老補養身子。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85年5月,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年邁的老人、年幼的孩子,33歲的陳有菊獨自支撐著這個家。一年后,經人介紹,陳有菊與陳德賢相識相戀。陳有菊只有一個要求,把前夫的父母當親生父母來贍養。忠厚善良的陳德賢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就這樣,陳有菊帶著老人和孩子嫁進陳家,與陳德賢及其患病的父親同吃同住。

  公公患了腦血栓癱瘓在床,陳有菊天天給他翻身、擦身、換衣褲,一日三餐悉心照料,毫無怨言。公公去世后,她把1000多元撫恤金全部給了無收入的婆婆。婆婆身子有病,大小便失禁,她不怕臟不怕累天天換洗。正當陳有菊辛苦地照顧婆婆和孩子的時候,陳德賢的父親不慎摔倒骨折,又是她不分晝夜地在床前照料,直到92歲的老人安詳地閉上眼睛。從1974年到2002年婆婆去世,整整28個年頭,陳有菊用自己的真心書寫著人間真情。

  李琳: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在四川廣旺集團公司趙家壩煤礦,傳頌著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20出頭的城市青年做了熊家的上門女婿,無怨無悔地與妻子一起,贍養半身癱瘓且體弱多病的岳父岳母。

  這個上門女婿叫李琳。27年前,70多歲的退休老工人熊興安因公致殘,生活無法自理,妻子又常年臥病在床。1986和1989年,兩個兒子相繼夭折,剩下二老和女兒熊永紅。“兒子沒了,女兒將來又是別家的人。”兩位老人越想越覺得生活沒有依靠。

  也許是上天眷顧,熊永紅遇見李琳。“我愿意做上門女婿,與你終身相伴,共同侍奉你的父母。”1991年,李琳許下誓言。半身癱瘓的岳父行動極不方便,為了讓岳父過上舒適的生活,李琳每周都要帶著老人到澡堂洗澡,為老人搓背、剪指甲、穿衣服。浴室地板滑,他就扶進扶出。為防老人跌倒,他甚至背著老人幾里路來回走,累得滿頭大汗。岳父岳母牙不好,他就經常買肉回來燉湯、宰丸子,熬魚湯,想著法讓老人吃得好些。老人有支氣管炎,久治不愈,他又四處買蜂蜜給老人調養……14年,李琳待兩位老人如同親生父母,從未因家務負擔重,經濟上拮據而抱怨。有空他就會陪著岳父岳母聊天、看電視、聽音樂。老人逢人便夸:“女婿對我們真好,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觀點

  家庭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陳德述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構建和諧社會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能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當代社會特別是農村,孝的核心其實是經濟問題。所謂養親、敬親、悅親,最基本的是養親,在物質上都不能供養父母何來孝?2002年,我回老家重慶南川縣,一些農村青年不孝敬老人的事讓我很吃驚。兒子、媳婦到外地打工去了,把孩子扔給年邁的父母,老人既要帶孫子,又要種地。有點孝心的,每月還知道寄點錢,沒孝心的什么也不管。有的人甚至把老人掃地出門,看了真讓人寒心。在城市,由于大多數老人有退休金或養老金,情況要好些。

  說到“孝”,如果拋開感情道德的因素,其實是一個如何養老的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養老都是政府的事,在那里,社會保障體系很健全,老人的基本物質生活條件能夠得到保障。所以,當前我們一方面要通過宣傳,增強人們的孝道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另一方面,則要健全法律法規,依法懲治那些不贍養父母、打罵父母、遺棄老人的行為,保障孝道的實施。更為重要的是,政府要盡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們老有所養。



參考文獻:中國西部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d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